清廉国控|“清风传家·廉韵国控”清廉家风作品展播(三)
发布时间:2024-09-30 10:31:13 点击率:
为不断深化集团干部职工家风建设,以良好家风家教涵养清风正气,助力集团高质量发展,根据集团《2024年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育暨“清风传家·廉韵国控”主题活动方案》的安排,集团纪委组织开展了清廉家风作品征集活动,广大干部职工及家属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创作了一批蕴含廉洁元素的书法、绘画、篆刻、家规家训等作品,共同营造了崇廉倡廉、思廉悟廉的良好氛围。6月7日起,分四期对优秀清廉家风作品进行线上展播。
下面邀您共赏第三期清廉家风作品!
“治国必先齐其家”,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今天我分享的是罗荣桓元帅的家规故事。
罗荣桓是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为社会主义事业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处理家庭生活及教育子女问题上,他同样起到表率作用,作为一名慈父,从不溺爱孩子。儿子罗东进和女儿罗南下上小学时,由于学校离家远,平时兄妹俩都住校,只在星期六才坐公共汽车回家。有一次学校放学晚了,家里派车去接回了他俩。罗荣桓知道这件事后,把全家都召集到一块儿,严肃地说:“以后绝对不准用小车接送孩子。汽车是组织上给我工作用的,不是接送你们上学的,你们平时已经享受了不少你们不应当享受的待遇,如果再不自觉就不好了,那样会害了你们自己的。”后来有一次兄妹俩放学回家,没搭上公共汽车,就步行回家,天很晚了还没到家。家里人有些着急了,担心孩子在路上出什么事。这时,两个孩子满头大汗、一身尘土地进了家门。问清原因以后,罗荣桓高兴地表扬了他们,说:“好,好,你们做得很对,年轻人就应该时刻锻炼自己,不怕吃苦。生活上不搞特殊化,不要一味追求舒适的生活,贪图享受。今天你们搭不上车走着回来,不怕苦,不怕累,这种精神要发扬,要长久保存下去。”
罗荣桓对子女的思想作风,亦是严格要求,希望孩子能够自立自强。1954年罗荣桓的长女罗玉英由于身体不好,无法继续坚持学业,于是打算提前参加工作,这个想法得到了父亲的支持。但是,在分配工作时,罗荣桓并没有在城里的大机关为女儿谋求一个职位,而是要求她到工农群众中去,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罗玉英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她服从组织的分配到了郊区的一个农场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交通也不方便,但罗玉英从没有以高干子女的身份自居,而是与职工们一道工作、吃住和学习。她的思想经受了锻炼,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身体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由于进步快,到农场后的第二年罗玉英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女儿取得的成绩,罗荣桓感到十分欣慰,并鼓励她再接再厉。
在弥留之际,他还叮嘱孩子们“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爸爸就留给你们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多年以后,孩子们回忆起父亲的点滴教诲仍十分感激,罗东进说:“爸爸给我烙印最深的,还是他自己的模范行为。”罗荣桓的一言一行如春风化雨,无声地浸润着孩子们的成长。
罗荣桓几十年身体力行,留下的对党忠诚,严格要求子女,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的革命风范是我们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是留给我们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直到今天仍然闪烁着光芒。
《资治通鉴》的编纂者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他一度做过宰相,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颇有争议,但他一世的行为不愧于君子之名,当代后世俱有所称,司马光与范仲淹一样,在“俭”字上要求很严,他严以律己,抵制奢侈铺张,看轻个人财务,并将这一重要德风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司马康。
司马光曾为文《训俭示康》,专门强调俭的重要性,他说:“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并且还分析了节俭和奢侈对人的不同影响,他教育司马康一定要从节俭做起,不然为人会有贪心,招致祸端,做官也一定不会清廉,会走上贪赃枉法的道路,他要求把这个家训传承下去“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可见司马光对子孙的家教何等重视,司马康秉持着父亲的教诲,为人节俭,做官清廉,史书上说他为人廉洁,口不言财,连皇帝所赐财物都可以弃之不要,并评价他济美象贤,可说是很好地延传了司马家风。
大家好,我是来自长沙市实验小学2212班的王布布,今年7岁了,今天我给大家讲述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的故事。
曾国藩,字博涵,号涤生,谥文正,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养性,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最高追求,被后世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曾国藩虽然出生于一个普通耕读家庭,但他的家族人才辈出,如他的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一个是清朝著名的外交家,一个是著名的数学家,其他后人也在科技、文化等领域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曾氏家族的成功离不开曾国藩为后世树立的良好家风,他对家庭成员的教育一向十分严格。他教育孩子如何读书,如何从小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何做一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等等。
精神愈用而愈出,智慧愈苦而愈明。虽然曾国藩离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但他的教育思想仍然没有暗淡,如不熄的烛火,仍将给我们以启示和指引,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步履坚实、行稳致远。
大家好,我是吴若宁,来自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今天,我为大家分享两个伟人廉政故事,一是贺龙元帅的一视同仁。
1937年,贺龙率领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当时,贺龙有两个外甥在第一二〇师,一个是身先士卒、才能出众的特务团团长肖庆月,一个是投机取巧、自私自利的普通士兵谢平。
一次,贺龙亲自指挥部队作战去了,谢平就乘机偷来贺龙的印章,跑到供给处私领公款。贺龙知道后,当即传令手下的警卫人员:“拉出枪毙,立即执行。”
当时,不少人为谢平求情,但贺龙却沉着脸,严厉地说:“亲戚犯法,与百姓同罪。谁再要为他求情,与他同罪。”
从此以后,在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人们便传颂着这样的话:“贺师长无论对干部还是战士,对同志还是亲友,皆是一视同仁。”
第二个故事是毛泽东主席的三让汽车。
抗战时期,在延安的中共中央领导没有小汽车,到哪里去都是骑马或步行。一位爱国华侨送来了两辆小汽车,管理车辆的同志首先分给毛泽东一辆。毛泽东则提出:“分车一要考虑军事工作的需要;二要照顾年纪较大的同志。”按照这个原则,他坚持一辆让管军事的朱总司令用,一辆给延安的“五老”。但大家仍认为应分给毛泽东一辆,由于他的再三坚持,也只得作罢。
有一次,毛泽东骑马去枣园开会,返回时因马受惊,他从马上摔下,左手被摔伤,朱老总和“五老”都要把车让给他坐。车开来了,他仍坚持不坐,骑马回去。毛泽东伤还未愈,又要去中央礼堂作报告,机灵的警卫悄悄把车叫来了,对他说:“主席胳膊摔伤了,不方便,就坐这一回吧。”可是,毛泽东却风趣地说:“胳膊摔伤不耽误两条腿走路嘛!走!”
以毛泽东的身份、地位、威望和工作需要,他完全可以分一辆小汽车,可是他却偏偏坚持不要,让给朱总司令和“五老”。这一让,不仅让出了先人后己的伟人风范,也让出了团结,让出了精神,让出了患难与共的凝聚力。
作品介绍:此封家书是我父亲听说清廉家风活动后,特地写的,我父亲是位老党员,一直以来清廉质朴、善良守信,他的优良品德一直感染着我,该封家书既是对我廉洁从业的叮嘱,也寄托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期盼。小寄语,大嘱托。父亲的廉洁寄语让我倍感珍惜,让我感悟到廉洁与亲情的重要性,并将其贯彻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很久没给你写信了,上次你回家看望我们,听你说起你支部正在开展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育,做为你的父母和一名老党员,觉得有必要写封信给你些叮嘱。
记得你刚毕业踏入社会时,我给你写的第一封信吗?希望你走正道,遵纪守法,奋勤学习,做到自食其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参加工作担任单位出纳后,我一再叮嘱你,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上要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严守财务制度,决不能擅自动用单位公款,做到公私分明。如今,经组织的培养和你自身的努力,入了党,成为了单位的支部委员和副总经理,走上了领导岗位,作为你的父母,我们感到很欣慰。同时,我也希望你能明白,现在你肩负的责任也更大了,一定要保持好清醒的头脑,不能有懈怠之心。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十八以来,一个个落马的巨贪巨腐就是鲜活的教材,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让我深有感悟,我觉得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政治理论,筑牢思想底线,时刻把党规党纪牢记心中,真正做到明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才不会重蹈覆辙。你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坚持学习,用新思想、新理论,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做到始终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以史为鉴,以德正身,在思想深处提升自身抵御腐败的定力,勿打“擦边球”,勿触“高压线”,形成良好的廉洁从业习惯,让领导放心,让家人放心。
最后,希望你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常回家看看。
《忆父亲工匠精神》
城市更新公司 闵思超
《忆父亲的工匠精神》 《陋室铭》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我也有一个这样的家,周围有梧桐树环绕,不远处,还有两株槐树,夏日馨香扑鼻,不时有蜜蜂来访,盘桓一番;也有不知名的鸟儿,冬日躲在南边走廊的檐下,做一个安稳的巢。父亲不敢惊动它,常放些饭粒和豆子于窗台上,让鸟们去啄食。它回报的是,清晨啁啾地叫个不停,把我唤醒。家里有两个炉子,煤炉子煮饭,电炉子炒菜,没有抽油烟机排气,只好把南北窗户都打开,仍有一股浓烈的油烟气在房子里缠绕。
父亲常去长江边钓鱼,约三五工友,三个菜,一碟炒花生米,一瓶白酒,一碰,把二两酒一口干了,脸陡地红了。父亲一辈子都在从事仪表自动化工程,从业近 40 年,专心潜研造纸新技术。2001 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也登上过湖南日报头版。他对工作的热爱以及把工作做到极致的“工匠之心”,深深地影响了我,像对待孩子一样细心呵护每一台设备。每当设备出现故障,他总能快速地找到问题点,不分昼夜,熟练地解决。设备更新换代后,父亲自学英文,沉下心来做研究,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新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等,他还把自己悉心手写的总结经验、技术分析报告毫不保留的分享给大家。
父亲爱国、爱家、宽于待人、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始终以正面积极善良的态度面对人生。常常跟我说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便是工匠精神的灵魂。师说有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的家风便是从小事做起,从细小开始一点点的积淀,将来回首时,看到的将是彩虹。
廉洁家风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廉洁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我的家庭,就是一个秉承廉洁家风的温暖港湾。从小,祖父母就教导我,做人要诚实守信,做事要公正无私,生活要勤俭节约,对待金钱要有正确的态度。这些教诲,如同种子一般,深深扎根在我心中。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和同学一起捡到了一个丢失的钱包,里面有不少现金。面对这笔意外之财我们并没有动心,而是第一时间交给了老师。当我看到失主感激的眼神和听到他由衷的感谢时,我明白了祖父母常说的“拾金不昧”的意义。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品格的坚守。
祖母是家里的节俭模范。她总能在生活中找到节省开支的方法,比如自己动手制作家居用品,或是精心规划每一餐的食物搭配,既保证了营养均衡,又避免了浪费。她的这种勤俭精神,让我学会了珍惜资源,也懂得了生活的真谛。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我深知,廉洁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力量,它能让人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让家庭在风雨中屹立不倒。我希望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带着这份廉洁的家风,让它成为我人生旅途中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
廉洁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来修饰,也不需要刻意的炫耀来证明。它就像那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滋养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让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它的伟大与光辉。让我们携手传承这份美德,让廉洁的家风代代相传,永远熠熠生辉。
下面邀您共赏第三期清廉家风作品!
党群工作部 王珏玉
“治国必先齐其家”,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今天我分享的是罗荣桓元帅的家规故事。
罗荣桓是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为社会主义事业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处理家庭生活及教育子女问题上,他同样起到表率作用,作为一名慈父,从不溺爱孩子。儿子罗东进和女儿罗南下上小学时,由于学校离家远,平时兄妹俩都住校,只在星期六才坐公共汽车回家。有一次学校放学晚了,家里派车去接回了他俩。罗荣桓知道这件事后,把全家都召集到一块儿,严肃地说:“以后绝对不准用小车接送孩子。汽车是组织上给我工作用的,不是接送你们上学的,你们平时已经享受了不少你们不应当享受的待遇,如果再不自觉就不好了,那样会害了你们自己的。”后来有一次兄妹俩放学回家,没搭上公共汽车,就步行回家,天很晚了还没到家。家里人有些着急了,担心孩子在路上出什么事。这时,两个孩子满头大汗、一身尘土地进了家门。问清原因以后,罗荣桓高兴地表扬了他们,说:“好,好,你们做得很对,年轻人就应该时刻锻炼自己,不怕吃苦。生活上不搞特殊化,不要一味追求舒适的生活,贪图享受。今天你们搭不上车走着回来,不怕苦,不怕累,这种精神要发扬,要长久保存下去。”
罗荣桓对子女的思想作风,亦是严格要求,希望孩子能够自立自强。1954年罗荣桓的长女罗玉英由于身体不好,无法继续坚持学业,于是打算提前参加工作,这个想法得到了父亲的支持。但是,在分配工作时,罗荣桓并没有在城里的大机关为女儿谋求一个职位,而是要求她到工农群众中去,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罗玉英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她服从组织的分配到了郊区的一个农场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交通也不方便,但罗玉英从没有以高干子女的身份自居,而是与职工们一道工作、吃住和学习。她的思想经受了锻炼,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身体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由于进步快,到农场后的第二年罗玉英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女儿取得的成绩,罗荣桓感到十分欣慰,并鼓励她再接再厉。
在弥留之际,他还叮嘱孩子们“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爸爸就留给你们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多年以后,孩子们回忆起父亲的点滴教诲仍十分感激,罗东进说:“爸爸给我烙印最深的,还是他自己的模范行为。”罗荣桓的一言一行如春风化雨,无声地浸润着孩子们的成长。
罗荣桓几十年身体力行,留下的对党忠诚,严格要求子女,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的革命风范是我们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是留给我们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直到今天仍然闪烁着光芒。
项目管理部 熊小杨
司马光曾为文《训俭示康》,专门强调俭的重要性,他说:“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并且还分析了节俭和奢侈对人的不同影响,他教育司马康一定要从节俭做起,不然为人会有贪心,招致祸端,做官也一定不会清廉,会走上贪赃枉法的道路,他要求把这个家训传承下去“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可见司马光对子孙的家教何等重视,司马康秉持着父亲的教诲,为人节俭,做官清廉,史书上说他为人廉洁,口不言财,连皇帝所赐财物都可以弃之不要,并评价他济美象贤,可说是很好地延传了司马家风。
审计法务部 周岚家属
大家好,我是来自长沙市实验小学2212班的王布布,今年7岁了,今天我给大家讲述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的故事。
曾国藩,字博涵,号涤生,谥文正,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养性,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最高追求,被后世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曾国藩虽然出生于一个普通耕读家庭,但他的家族人才辈出,如他的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一个是清朝著名的外交家,一个是著名的数学家,其他后人也在科技、文化等领域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曾氏家族的成功离不开曾国藩为后世树立的良好家风,他对家庭成员的教育一向十分严格。他教育孩子如何读书,如何从小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何做一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等等。
精神愈用而愈出,智慧愈苦而愈明。虽然曾国藩离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但他的教育思想仍然没有暗淡,如不熄的烛火,仍将给我们以启示和指引,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步履坚实、行稳致远。
应急管理部 吴泽平家属
大家好,我是吴若宁,来自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今天,我为大家分享两个伟人廉政故事,一是贺龙元帅的一视同仁。
1937年,贺龙率领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当时,贺龙有两个外甥在第一二〇师,一个是身先士卒、才能出众的特务团团长肖庆月,一个是投机取巧、自私自利的普通士兵谢平。
一次,贺龙亲自指挥部队作战去了,谢平就乘机偷来贺龙的印章,跑到供给处私领公款。贺龙知道后,当即传令手下的警卫人员:“拉出枪毙,立即执行。”
当时,不少人为谢平求情,但贺龙却沉着脸,严厉地说:“亲戚犯法,与百姓同罪。谁再要为他求情,与他同罪。”
从此以后,在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人们便传颂着这样的话:“贺师长无论对干部还是战士,对同志还是亲友,皆是一视同仁。”
第二个故事是毛泽东主席的三让汽车。
抗战时期,在延安的中共中央领导没有小汽车,到哪里去都是骑马或步行。一位爱国华侨送来了两辆小汽车,管理车辆的同志首先分给毛泽东一辆。毛泽东则提出:“分车一要考虑军事工作的需要;二要照顾年纪较大的同志。”按照这个原则,他坚持一辆让管军事的朱总司令用,一辆给延安的“五老”。但大家仍认为应分给毛泽东一辆,由于他的再三坚持,也只得作罢。
有一次,毛泽东骑马去枣园开会,返回时因马受惊,他从马上摔下,左手被摔伤,朱老总和“五老”都要把车让给他坐。车开来了,他仍坚持不坐,骑马回去。毛泽东伤还未愈,又要去中央礼堂作报告,机灵的警卫悄悄把车叫来了,对他说:“主席胳膊摔伤了,不方便,就坐这一回吧。”可是,毛泽东却风趣地说:“胳膊摔伤不耽误两条腿走路嘛!走!”
以毛泽东的身份、地位、威望和工作需要,他完全可以分一辆小汽车,可是他却偏偏坚持不要,让给朱总司令和“五老”。这一让,不仅让出了先人后己的伟人风范,也让出了团结,让出了精神,让出了患难与共的凝聚力。
《一封家书》
国资集团煤炭运输公司 黄臻家属
国资集团煤炭运输公司 黄臻家属
作品介绍:此封家书是我父亲听说清廉家风活动后,特地写的,我父亲是位老党员,一直以来清廉质朴、善良守信,他的优良品德一直感染着我,该封家书既是对我廉洁从业的叮嘱,也寄托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期盼。小寄语,大嘱托。父亲的廉洁寄语让我倍感珍惜,让我感悟到廉洁与亲情的重要性,并将其贯彻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一封家书
吾儿黄臻:很久没给你写信了,上次你回家看望我们,听你说起你支部正在开展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育,做为你的父母和一名老党员,觉得有必要写封信给你些叮嘱。
记得你刚毕业踏入社会时,我给你写的第一封信吗?希望你走正道,遵纪守法,奋勤学习,做到自食其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参加工作担任单位出纳后,我一再叮嘱你,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上要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严守财务制度,决不能擅自动用单位公款,做到公私分明。如今,经组织的培养和你自身的努力,入了党,成为了单位的支部委员和副总经理,走上了领导岗位,作为你的父母,我们感到很欣慰。同时,我也希望你能明白,现在你肩负的责任也更大了,一定要保持好清醒的头脑,不能有懈怠之心。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十八以来,一个个落马的巨贪巨腐就是鲜活的教材,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让我深有感悟,我觉得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政治理论,筑牢思想底线,时刻把党规党纪牢记心中,真正做到明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才不会重蹈覆辙。你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坚持学习,用新思想、新理论,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做到始终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以史为鉴,以德正身,在思想深处提升自身抵御腐败的定力,勿打“擦边球”,勿触“高压线”,形成良好的廉洁从业习惯,让领导放心,让家人放心。
最后,希望你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常回家看看。
父亲:黄纯喜
2024年4月28日
2024年4月28日
《忆父亲工匠精神》
城市更新公司 闵思超
《忆父亲的工匠精神》
我也有一个这样的家,周围有梧桐树环绕,不远处,还有两株槐树,夏日馨香扑鼻,不时有蜜蜂来访,盘桓一番;也有不知名的鸟儿,冬日躲在南边走廊的檐下,做一个安稳的巢。父亲不敢惊动它,常放些饭粒和豆子于窗台上,让鸟们去啄食。它回报的是,清晨啁啾地叫个不停,把我唤醒。家里有两个炉子,煤炉子煮饭,电炉子炒菜,没有抽油烟机排气,只好把南北窗户都打开,仍有一股浓烈的油烟气在房子里缠绕。
父亲常去长江边钓鱼,约三五工友,三个菜,一碟炒花生米,一瓶白酒,一碰,把二两酒一口干了,脸陡地红了。父亲一辈子都在从事仪表自动化工程,从业近 40 年,专心潜研造纸新技术。2001 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也登上过湖南日报头版。他对工作的热爱以及把工作做到极致的“工匠之心”,深深地影响了我,像对待孩子一样细心呵护每一台设备。每当设备出现故障,他总能快速地找到问题点,不分昼夜,熟练地解决。设备更新换代后,父亲自学英文,沉下心来做研究,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新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等,他还把自己悉心手写的总结经验、技术分析报告毫不保留的分享给大家。
父亲爱国、爱家、宽于待人、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始终以正面积极善良的态度面对人生。常常跟我说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便是工匠精神的灵魂。师说有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的家风便是从小事做起,从细小开始一点点的积淀,将来回首时,看到的将是彩虹。
《廉洁家风》
教建集团 吴昱德
教建集团 吴昱德
廉洁家风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和同学一起捡到了一个丢失的钱包,里面有不少现金。面对这笔意外之财我们并没有动心,而是第一时间交给了老师。当我看到失主感激的眼神和听到他由衷的感谢时,我明白了祖父母常说的“拾金不昧”的意义。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品格的坚守。
祖母是家里的节俭模范。她总能在生活中找到节省开支的方法,比如自己动手制作家居用品,或是精心规划每一餐的食物搭配,既保证了营养均衡,又避免了浪费。她的这种勤俭精神,让我学会了珍惜资源,也懂得了生活的真谛。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我深知,廉洁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力量,它能让人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让家庭在风雨中屹立不倒。我希望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带着这份廉洁的家风,让它成为我人生旅途中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
廉洁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来修饰,也不需要刻意的炫耀来证明。它就像那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滋养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让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它的伟大与光辉。让我们携手传承这份美德,让廉洁的家风代代相传,永远熠熠生辉。
上一篇: 以精准化有效监督护航企业改革发展...
下一篇: 没有下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