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 行业关注 >

集团要闻

清廉国控丨“我的家风故事”作品展播(二)

发布时间:2025-05-30 21:07:37       点击率:

       编者按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家风是涵养清风正气的基石。今年以来,长沙国控集团始终坚持把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根据集团《关于开展2025年“传家风 树清廉”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的安排,结合“好家风·好传承”主题活动要求,集团纪委组织开展了“我的家风故事”征集活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围绕爱国爱家、甘于奉献、崇廉爱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主题创作了一批家风故事作品,共同营造了向上向善、崇廉爱廉的良好氛围。4月30日起,“长沙国控”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对优秀家风故事作品进行线上展播。
       下面邀您一起品读第二期家风故事作品,共同感受字里行间的缕缕清风,以及岁月深处的“小家大爱”。

父亲的家书
集团党群工作部(党委办公室、统战工作部) 王昊

       吾儿如晤:
       春华秋实,岁月如流。儿而立已有五年,今与家书一封,非为训诫,唯愿以“勤勉、守信、自强、自立”与儿共勉。
       勤勉者,立身之基。吾幼时家贫,祖父常以曾公“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教之。勤勉者非苛责自身,无非以耕耘换心安,以汗水铸坦途。望尔戒怠惰、惜光阴。纵天资平平,勤能补拙;纵际遇坎坷,勤可开道。
       守信者,为人之本。“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吾曾见有人贪一时之利而背诺,终致众叛亲离;亦见有人一诺千金,纵吃亏亦不改其志,反得四方相助。商鞅徙木以立信,望尔细思、深悟、致知、达行,勿以事小而轻诺,诺则必践;大事不欺心,诚以待人。
       自强者,破局之刃。人生多艰,外援或可济一时,不可恃一世。昔年逢遇不顺,每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便重振精神。自强者,顺则为锦上添花;逆中方能绝处逢生。愿尔以韧性对挫折,以智慧解困局,不怨天,不尤人。
       自立者,天地之宽。常思父爱母慈,于子女当做何为,当为放手而非束缚。雏鸟离巢,方知苍穹之高;幼驹断乳,始得草原之阔。吾盼尔早习独立:生活自理,不依赖成性;思想自主,不人云亦云。
       家风非虚言,乃日用常行之道。愿尔勤勉以拓路,守信以聚人,自强以克难,自立以成器。人生漫漫,父母终为过客,唯此风骨可伴尔一生。

代码里的家风课
集团纪检监察室  周慧娟

       “妈妈,你看,这是爸爸教我写的第一个程序。”女儿天天的眼睛亮得像缀满星辰,小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兴奋,双手高高举着平板电脑,宛如捧着稀世珍宝。那是丈夫刚指导她完成的《夏明翰的革命事迹》PPT演示稿,即将作为天天代表学校参加“百校向建党百年献礼活动”的作品。
       指尖轻轻划过一张张闪烁的幻灯片,我的思绪也回到2011年那个飘雪的冬夜,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雪花拍打着医院的玻璃。我一个人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生产的阵痛一波又一波袭来。手机屏幕突然亮起,丈夫的消息映入眼帘:“临时封闭研发”。我的指尖在“好,没关系”几个字上悬停许久,仿佛有千斤重,迟迟落不下去。看着走廊里来来往往的人,我咬了咬牙,忍着剧痛,双手紧紧捂着痛得发紧的肚子,一步一步摇摇晃晃地走向产房,心里在不停地默念:“没问题的,我可以。”
       在B超室里,看到隔壁床待产孕妇的丈夫正小心翼翼地帮她披外套,而我的产检本上,丈夫签字的日期还停留在4个月前。还记得那时他拉着我的手,眼神坚定地说:“等这次研发的系统上线了,后续的每场产检我都来陪你”。而我又怎会不知,那段时间他正全身心投入重大网络课题项目的攻关中,每天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只睡短短五个小时。哪怕和他通电话,听筒里传来的,也是此起彼伏、密如急雨的键盘敲击声。
       天天上学后,丈夫经常利用出差间隙,通过手机视频给她讲解数学题。视频里,天天举着作业本,小嘴一撇,委屈巴巴地问:“爸爸,什么时候能回家教我?”丈夫微微一顿,随即转身,对着会议室的白板,飞快地画起流程图“你看,把兔子的腿数设为变量X,就像给网络程序设个输入参数……”他面容疲惫,眼下的乌青浸到颧骨,却依旧强装精神,十分耐心地在镜头前给女儿比划着,用最简单的话语传递最深刻的思念。那一刻,我忽然读懂,他看似“缺席”的时光里,藏着最深沉的爱。他将对家的眷恋,化作一行行缜密的代码,在严谨的逻辑中埋藏温柔,又将这份思念,融进每一次珍贵的视频通话,在短暂的画面里倾注深情。
       在不知不觉间,这颗家风的种子已在天天的心田悄然生根——当疫情肆虐之时,年幼的她化身温暖的小太阳,代表学校走进省人民医院,为白血病儿童带去知识与希望;她穿梭于社区街巷,担任“环保小卫士”认真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更在厨房里潜心钻研,将亲手制作的糕点送给独居老人。她一直记着爸爸的话,要成为一个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贡献力量的人。
       当翻到PPT演示稿的结尾,我发现了丈夫埋下的“彩蛋”——当点击“夏明翰”图片时,会弹出他的对话框录音:“天天,真正的勇敢不是从不缺席,而是明知要缺席,依然选择守护更重要的东西。”恍然间,我好似读懂了这个总在“失约”的男人——他教会孩子的,从来不是形影不离的陪伴,而是像代码般纯粹的信仰——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责任会让遗憾发光。
       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天天仍站在镜子前,一遍遍练习演讲。我知道,在我们这个小小的家里,那些未曾宣之于口的爱与守候,早已在孩子心中成长为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那是在键盘上敲出的家风密码,是隔屏相望时眼里的星光,是一种比朝夕相伴更深刻的传承。

志愿红马甲,家风传家宝
集团金融融资部  龙珍

       如果家风有颜色,我家的底色一定是志愿红,从母亲的红马甲,到女儿的红制服,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那句志愿服务的宗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或许就是最朴素最恒久的传承:当奉献成为本能,平凡人家的普通人也能成为照亮他人的微光。
       母亲常常和我们分享她的志愿服务心路历程。今年76岁的母亲是2015年9月加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雷锋志愿者队伍的,在医院已累计服务5685个小时,期间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湖南好人”“五星志愿者”多项荣誉称号。十年间,不论炎炎酷暑或腊月寒冬,母亲都会严格按照志愿者排班时间在门诊大厅或各个科室为患者提供导诊、导医、导检服务,还会为住院的病友送营养汤、理发,给小患者过生日、讲故事。虽然早已满头白发,但穿起红马甲的母亲干起活来和年轻志愿者一样,有活力有干劲。母亲常和我们说:“志愿服务让我的退休生活很快乐很充实,在助人的过程中还获得了许多感激和成就。”
       母亲兢兢业业、十年如一、不计回报地服务了一年又一年,这份坚持的精神和奉献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人,我的女儿也成了母亲的传承人。起初她看着外婆穿着红马甲,风雨无阻地去做志愿服务,后来自己也穿上了红色工作服,成为了长沙滨江文化园的一名志愿者。为了考上实习志愿者,女儿扎扎实实背诵了两千多字的园区讲解稿,勇敢走上讲台作自我介绍;成功录取后,她每两周的周末都要根据园区服务中心的志愿工作安排定时上岗,巡逻园区、文明劝导、整理宣传折页、提供游客导引、参与“长沙之夜”文艺汇演筹办等……从小学到初中,她坚持了整整五年,和小志愿者们分工协作、友爱互助、以园为家,得到园区管理中心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还荣获了“滨江文化园年度优秀志愿者”称号。女儿在母亲言行的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助人为乐中获得了认可和感激,在志同道合的正能量群体中吸取智慧和感受善意,从好奇转化为行动,从敬仰转变为传承,老少两代人都在志愿服务中体会到了付出的快乐和传承的力量。
       好的家风,是代代相传的道德基因,更是刻入发肤的精神印记。传承家风,不是重复过去和墨守成规,而是让美德在家庭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让力量在生命的延续中汇聚迸发。新的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润物细无声”的久久为功,也更需要千万个家庭单元百花齐放、美美与共,共同以家风树新风,共促社会进步和美好和谐!

心有尺,行有戒:刻在血脉里的清廉家风
国资管理公司  黄映

       爷爷奶奶常说:“人心是把尺,量人先量己。”这句话从小就印在我心里,也成了我们家代代相传的处世准则。
       1964年,正值“吃大锅饭、挣工分”的年代,爷爷凭借精湛的木匠手艺和乐于助人的品格,在村里积攒了很高的威望。那年生产队选举队长,条件要求贫下中农出身、有威望且是生产队里的“老把式”,爷爷完全符合,顺理成章当选。奶奶后来回忆,以往生产队都是用“抓阄”方式选队长,可不少队长因为没能守住廉洁底线,任职时间都不长。所以爷爷当选当天,奶奶既为他高兴,也反复叮嘱:“公正廉洁心无愧,光明磊落梦不惊”“廉者得民心,贪者失民意”,提醒他切莫像前任队长一样,因一斗米而失了风骨。
       此后,爷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准时吹哨组织大家出工,利用大家吃早餐的时间安排好当天的劳作;奶奶则担任记工员,每晚认真登记每个人的劳动手册,记录工分作为年终分配物资的依据。她记账从不偏私,也被大家都亲切地称为“活尺子”。在爷爷的带领下,生产队农忙时高效生产,农闲时发展副业,年年都被评为先进,而每次年底选举,爷爷都以高票连任,这是大家对一心为公、公正廉明作风的最大认可。
       爷爷奶奶的清廉作风对我影响深远,参加工作后,每当遇到诱惑时,我都始终秉承着“守得廉洁在,自有清风来”的原则,让自己保持清醒与坚定;当遇到不公正时,我也总能在心里找到一股力量,让自己保持冷静与理智。这份力量,源自奶奶的教诲——“公正廉洁心无愧,光明磊落梦不惊”。它让我明白,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只要我们内心坚定、行事公正,就无需惧怕任何非议与指责,因为公道自在人心,时间会证明一切。

红色记忆里的家风传承
理程地产公司  张璇

       今年春节,我怀着崇敬之心,踏上了外公曾经浴血奋战的土地——牛蹄岭。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家族精神。
       1949年7月,解放战争的烽火燃至陕南。安康,这座扼守秦巴咽喉的重镇,成为解放陕南、进军大西南的战略要地。敌人在城南牛蹄岭构筑防线,企图以“一夫当关”的险峻地势阻挡解放军南下。英勇的19军55师奉命攻坚,三天三夜的拉锯战中,敌我双方19次争夺主峰,枪炮声震碎山谷,鲜血浸透荒草。战役最终以歼敌2550余人的战绩告捷,却有1259名烈士永远沉睡在这片山梁,用生命拉开了解放安康、汉中的序幕。
       作为“血战陕南”的标志性战役,牛蹄岭之战以少胜多的战略价值被载入史册——它成功牵制了胡宗南的主力,有力支援了华北、华东战场,更让“解放大西南”的号角响彻秦岭南北。
       踏入遗址,映入眼帘的是“激战牛蹄岭” 主题群雕。五位战士俯身持枪,姿态各异,却都眼神坚定,透着视死如归的决绝。雕像下“激战牛蹄岭”五个大字,瞬间把我拉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
       恍惚间,炮声从记忆深处滚来。周围四处硝烟弥漫,炮声隆隆。战壕里,一个操着湖南口音的男人正沉着指挥,他面庞黝黑,目光如炬,正是我的外公。作为刘邓大军麾下的机枪排长,他在淮海战役后未及休整,便随部队急行军赶赴牛蹄岭。此刻,他正带领战士们压制敌方火力点,枪管因连续射击发烫,硝烟熏得人睁不开眼。
       就在这时,一颗炮弹片击中外公。我眼睁睁看着他倒下,那一刻,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拼命地想要冲过去,大声呼喊他的名字,却发现自己仿佛被定住了一般,动弹不得,只能无助地看着他忍痛将机枪推给身边的战友,被医务兵匆匆抬走。我的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哽住,发不出一点声音。回过神,眼前又变回宁静的遗址。
       据外公回忆,那场战斗惨烈无比,双方伤亡惨重,他也因重伤留在安康。战后,外公在粮管所任主任,即便守着满仓粮食,全家却靠挖野菜艰难度日。改革开放初期单位分房,他执意把名额让给三代同堂的老同事,只说:“大家都不容易,我们能克服,先紧着更需要的人。”
       “清白做人,踏实做事”——这是外公一直传授给我们的家训。闲暇之时,他常常给儿孙们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反复强调清正廉洁的重要性。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表现出色,无论是身为医生救死扶伤,还是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抑或是成为公务员服务人民群众,无不用行动印证着,真正的家风不仅是在事业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更是在生活中始终坚守清白的底线。
       如今,牛蹄岭的炮声早已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外公却用自己的一生向我们证明:真正的家风,不在于显赫的功勋,而在于平凡日子里的默默坚守;不在于言语上的反复训诫,而在于一举一动间无声的示范。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同奔腾不息的汉江之水,源远流长,世世代代滋养着我们这些后世子孙。

上一篇: 资本春雨润乡野 产权改革赋新能 —2025年金融支持农...

下一篇: 市领导督查节前安全生产和市场秩序工作...

系统入口

快速导航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24 版权所有

长沙国控集团 湘ICP备19018282号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中路248号

集团纪委监督电话:0731-84529359

监督邮箱:csgkjtjw@163.com

网站技术支持:长沙市网络传媒有限公司